RTK定位技術是以載波相位觀測值為根據的實時差分GPS定位技術,實施動態測量。在RTK作業模式下,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。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,還要采集GPS觀測數據,并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,同時通過輸入的相應的坐標轉換參數和投影參數,實時得到流動站的三維坐標及精度。
1、RTK在鐵路定測中的作業模式 1.1 選擇作業時段 鐵路沿線地物地貌復雜多變,為獲取完整的數據,必須根據衛星可見預報和天氣預報選擇最佳觀測時段。衛星的幾何分布越好,定位精度就越高,衛星的分布情況可用用Planning 軟件 查看多項預測指標,根據預測結果合理安排工作計劃。 1.2 建立測區平面控制網 根據中線放樣資料,用GPS靜態測量方法建立測區控制網,相鄰點間間距5-8公里,并與國家點聯測,求出各控制點平面坐標,同時投影變形不得不考慮,變形的程度與測區地理位置和高程有關,鐵路線路短則數十公里,長則上千公里,跨越范圍廣,線路走向、地形情況千差萬別,長度變形各不相同。在3o投影帶的邊緣,長度變形可達 以上,導致中線樁由圖上反算的放樣長度與實地測量長度不一致,無法滿足放樣要求。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消弱長度變形。 1.3 高程控制測量 GPS得到的高程是大地高,而實際采用的是正常高,需要將大地高轉化為正常高。而測區的高程異常是未知數,且高程異常的變化較復雜,特別在山區精度較差。此外,新線定測要求約每隔2KM設置水準點,而有些地形環境不能滿足GPS觀測的條件,采用高程擬合的方法擬合的高程精度不能得到保證。完全用GPS替代等級水準難度大。因此等級水準仍采用水準儀作業模式。 1.4 求取地方坐標轉換參數 合理選擇控制網中已知的WGS84和北京54坐標(或地方獨立網格坐標)以及高程的公共點,求解轉換參數,為RTK動態測量做好準備。選擇轉換參數時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:①要選測區四周及中心的控制點,均勻分布;②為提高轉化精度,最好選3個以上的點,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轉換參數。 1.5 基準站選定 基準站設置除滿足GPS靜態觀測的條件外,還應設在地勢較高,四周開闊的位置,便于電臺的發射。可設在具有地方網格坐標和WGS84坐標的已知點上,也可未知點設站。 1.6 放樣內業數據準備 利用測量內外業一體化程序完成全部計算工作。將線路的起點坐標、方位角、加直線長度及曲線要素輸入,程序根據里程計算出全線待放樣點的坐標,其中直線上每50米一個點,曲線上每10米一個點。按相應的數據格式將放樣點坐標導出成Trimble DC文件,通過Data Transfer將DC文件導入到外業掌上電腦供外業調用。 1.7 外業操作 將基準站接收機設在基準點上,開機后進行必要的系統設置、無線電設置及天線高等輸入工作。流動站接收機開機后首先進行系統設置,輸入轉換參數,再進行流動站的設置和初始化工作。通常公布的坐標系統和大地水準面模型不考慮投影中的當地偏差,因此要通過點校正來減少這些偏差,獲得更精確的當地網格坐標,且確保作業區域在校正的點范圍內。
2、應用實例 2003年我公司對官柴線延長至新安煤礦鐵路專用線進行定測。該專用線全長14.095公里,測區地勢平坦,除幾處外都較適合GPS-RTK測量。作業時將基準站設在大致全線中心處,距離最遠待放樣點7km多,滿足作業要求。 2.1 勞動組織及作業進度 利用RTK技術進行線路定測,將常規的沿線路中線測量模式改變為線路坐標控制測量模式,直接利用控制點測設中線,一次放出整樁和加樁,無需在做交點的貫通測量,進行中線、中平、斷面的一次作業。 采用1+2作業模式:基準站1人;流動站4人,其中2人操作GPS,1人寫樁號、打樁,1人背木樁,1人用流動站作斷面;抄平組7人,其中2人記錄,2人司鏡,2人跑尺,1人拉鏈。 作業時,由流動站放樣中樁點,抄平組馬上測其高程,另一流動站作斷面。且根據地物地貌的屬性可對觀測點進行屬性編碼,以取代原有的中樁記錄。 實際作業進度,每天完成新線定測2.5公里。 對于要觀測的跨線高和不適合RTK放樣的點,可以與全站儀相結合的方法解決;現場無法用GPS測量的斷面可由抄平組完成。 2.2 精度情況 公司未配GPS時,均采用全站儀放樣,多年實踐表明,全站儀中線測量精度較高,為檢驗GPS-RTK測量的精度,我們事先用全站儀放樣一段線路,并將結果作為參考值,兩種作業模式的成果比較如下:
坐 標 比 較 |
|
中樁里程 |
全站儀放樣點坐標 |
GPS放樣點坐標 |
坐標差值/mm |
X |
Y |
X |
Y |
δX |
δY |
K0+0.000 |
3868647.043 |
503172.571 |
3868647.045 |
503172.570 |
-2 |
+1 |
K0+ 50.000 |
3868689.751 |
503146.570 |
3868689.750 |
503146.571 |
+1 |
+1 |
K0+ 68.002 |
3868705.127 |
503137.208 |
3868705.126 |
503137.206 |
+1 |
+2 |
K0+ 78.002 |
3868713.661 |
503131.996 |
3868713.662 |
503131.998 |
-1 |
-2 |
K0+ 88.002 |
3868722.152 |
503126.713 |
3868722.152 |
503126.715 |
-1 |
-2 |
K0+ 98.002 |
3868730.553 |
503121.289 |
3868730.552 |
503121.292 |
+1 |
+3 |
K0+108.002 |
3868738.815 |
503115.657 |
3868738.816 |
503115.654 |
-1 |
-3 |
K0+140.000 |
3868763.948 |
503095.872 |
3868763.949 |
503095.874 |
-1 |
-2 |
K0+180.000 |
3868792.170 |
503067.567 |
3868792.169 |
503067.567 |
+1 |
+0 |
K0+220.000 |
3868816.377 |
503035.761 |
3868816.378 |
503035.765 |
-1 |
-4 |
K0+236.569 |
3868825.125 |
503021.692 |
3868825.130 |
503021.691 |
-5 |
+1 |
K0+240.000 |
3868826.839 |
503018.720 |
3868826.844 |
503018.716 |
-2 |
+4 |
K0+260.000 |
3868836.142 |
503001.019 |
3868836.146 |
503001.025 |
-4 |
-6 |
K0+280.000 |
3868844.245 |
502982.739 |
3868844.240 |
502982.740 |
+5 |
-1 |
K0+300.000 |
3868851.113 |
502963.959 |
3868851.116 |
502963.963 |
-3 |
-4 | | 根據統計結果分析,最大平面較差為7mm,因此,我們認為RTK測量成果質量可信。
3、RTK動態測量的特點 1)在能夠接收GPS衛星信號的任何地方,可進行全天候作業。 2)經典GPS測量不具備實時性,RTK動態測量彌補這一缺陷,放樣精度可達到厘米級,誤差不累積。 3)流動站利用同一基準站信息可各自獨立開展工作。 4)實時提供測點三維坐標,現場及時對觀測質量進行檢查,避免外業出現返工。 5)GPS誤差不累積。
4、結束語 RTK技術不僅能達到較高的定位精度,而且大大提高了測量的工作效率,隨著RTK技術的提高,這項技術已經逐步應用到測圖工作中。通過相應的數據處理程序,可大大減輕了測量人員的內外業勞動強度,因此RTK技術在鐵路勘測設計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 |